欢迎访问聚焦澳门  今天是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泉州首个非酒店式隔离点抗疫故事:党旗红、暖服务、情义浓

“我们要回家了!感谢这里的每位工作者!”“你们也辛苦了,后会有期!”这是发生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北峰街道泉州国励工贸技校隔离点的一次临别对话。相互致敬的背后,是一群党员干部克服简陋条件,率先组建起丰泽区首个非酒店类隔离点,本着“严格防控、凸显关爱”的工作原则,与被隔离人员打成一片、处成“家人”的守望相助。 

临危受命 支部建在最“疫”线 

“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这是‘人防人’长期肩负的使命,危难当前,更‘疫’不容辞。”尤晓林是泉州市人防办到北峰街道挂职的青年党员干部。3月15日本是尤晓林的生日,今年的这一天他却收获了一份永生难忘的特殊生日礼物——被任命为国励工贸技校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书记。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和陌生环境,在没有任何可借鉴范本的情况下,如何克服专业知识匮乏,在30小时内完成房间改造、物资调度等工作,确保隔离点顺利启用,是这个党支部面临的首个挑战。为此,尤晓林连夜主持召开支委会,将专班人员分为防控消毒组、健康观察组、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人文关怀组等6个组。各组第一时间按职责分工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物资协调到隔离人员转运,从日常体温健康监测到突发医疗状况处置,从基础性疾病指导到心理咨询疏导,从个人防护培训到每日信息数据填报,“快准严实细”要求贯穿其中。 

经过昼夜奋战,该隔离点顺利完成全部筹建工作,迎来了首批隔离人员的进驻。此后,这一丰泽区A类隔离点,以其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不仅收获被隔离对象的满屏“点赞”,还得到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福建工作组现场检查给予的高度肯定。  

迎难而上 关键时刻挺在前 

隔离点里,突发状况此起彼伏,专班人员24小时连轴运转,丝毫不敢懈怠。 

进驻当天凌晨4时许,一通电话打破夜间的宁静,一对母子闽政通报告显示核酸检测阳性。健康观察组组长邱巧云精神立刻绷紧,第一时间展开协同处理,安排组内干部做好当事人心理疏导、核酸采集复查、联系确诊转运隔离治疗等工作,直至病例被顺利转至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3月18日傍晚,3岁孩童小叶突然高烧不退,一同被隔离的母亲万分焦急。经驻点医生耐心问诊治疗,小叶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核酸复查结果显示阳性。因母亲为阴性,根据相关规定,小叶只能被单独转移到定点医院治疗。情急之下,护士陈春燕主动当起小叶的“临时妈妈”。“宝贝不怕,阿姨在这。”陈春燕一边为小朋友准备隔离衣等防护用品,一边耐心地安抚小朋友和家属。在陈春燕的贴心照护下,小叶被小心翼翼地护送上车。为了消除父母的担心,陈春燕还动态跟踪小叶的去向,并主动联系主治医生,为家属和医生搭起直接联系沟通的桥梁。孩子被安顿好后,父母悬着的心得以放下。 

无独有偶,陈阿婆在隔离期间因洗澡时不慎摔倒,导致左手腕关节肿痛难忍、活动受限。身为支部委员的医生谢树居做好安全防护,立即到场检查,及时予以云南白药及冰敷消肿止痛治疗,并安排了懂得中医正骨护理法的组员利用每天闲暇时间予以专业护理。很快,陈阿婆的病痛就得到了好转。 

创设条件 莘莘学子不落课 

国励工贸技校隔离点共有隔离人员211名,其中18岁以下的学生就有29名。“泉州的学生,我们来守护。”这是隔离点里每一位工作人员心照不宣的心声。 

“再难也要想尽办法,让孩子们安心学习。”支部委员陈清水积极沟通协调对接,布设网络、搬运课桌、采购学习用品,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确保隔离期学习不中断。 

为确保隔离群众住的舒心、住的安全,党支部专门建立起意见收集制度,通过微信群收集汇总群众需求,及时掌握隔离人员所想、所需,第一时间回复、解决。首批隔离人员入住后,专班人员就通过微信交流群获知其中有应届高三学生,便利用每天短暂的休整时间,帮助高三学子下载学习资料、打印成册,委托出任务的医务人员送到对应的房门口。 

动情的画面里,飘扬在隔离点的党旗红,诉说着一个个优秀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励工贸技校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依然坚守在“最后一公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康伟强  潘宇宁 吴雅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聚焦澳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